在線客服
1993713816
作為全國最大產繭市、廣西最大桑蠶生產基地,河池緊緊抓住國家實施“東桑西移”機遇,大力發動群眾種桑養蠶,桑蠶規模連續15年穩居全國設區市首位。
在廣西五和博澳藥業有限公司,先進的技術將采完桑葉的桑枝“變廢為寶”,桑枝生物堿被提取用于制藥,藥渣制成菌棒培養食用菌,菌渣作為有機肥還田利用。
廣西五和博澳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俊東:我們公司下一個建設目標就是利用農民廢棄的桑枝進行冷鏈的建設,變廢為寶循環利用,也是我們產業的升級和延續。
今年由于疫情影響,新鮮蠶繭價格低落,河池有關部門結合實際調研發現,將幼蠶制作成僵蠶作為中藥進行銷售,可促進蠶農穩定增收。于是積極引導蠶農轉變產業發展方向,改賣鮮繭為售賣僵蠶。宜州區屏南鄉板納村去年僅僵蠶一項產業,每戶增收近5萬元。
河池市宜州區屏南鄉板納村村民韋百靈:一般1張僵蠶得80斤,(2020年)上半年最高的得到64塊錢1斤。
近年來,河池市持續深化桑蠶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積極轉變發展方式,助農穩收益謀發展。目前,當地利用桑枝生產食用菌7760萬棒,產值2.04億元,桑枝有效利用率在60%以上;研發桑果酒、桑果汁、桑葉菜肴等新產品,有力助推鄉村旅游產業發展;全市預計2020年鮮繭產量14.17萬噸,鮮繭產值50億元,蠶農人均收入4166元。
開局“十四五”,河池正積極拓展捻線絲、織造、服裝、印染、絹紡及相關商貿物流等第三產業,培育絲綢產業集群,加強國際合作,打造絲綢產業中心,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、全面推進產業振興注入新動能。